close

繼上週一初談之後,預約了今日開始第一次的心理諮商晤談,總共有六次,一次50分鐘,第四次會決定是否需要延長。

心理師不會從初談時(不同人)所蒐集的資料下去詢問,所以一開始有點不是那麼容易切入要談甚麼,好像切入點太偏向職涯諮詢了。初談就有說我要談這方面的問題,也預約了職涯諮詢,所以心諮這邊是偏重比較內在的,動機、意志、認同感等問題。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初談或正式晤談,心理師都會問「你期望從這段諮商過程得到什麼幫助?」而不是直接說諮商會帶給你什麼幫助。這是一種empowerment的概念嗎?

大致上簡介了自己從大學畢業、工作三年到念研究所的歷程,從工作到決定念研究所之間的轉折,不可避免地就會提到遞剪那個關鍵的事件和工作脈絡的問題,好像花了有點長時間(應該有15min吧)解釋來龍去脈,還有釐清為什麼我現在看待這件事情的角度會不一樣(這段真的addressed超乎我預期久,對我來說事情已經過去了--但人還沒QQ不知會不會/需不需要提到QQ)。然後講到cls面試,還有Andrew說INTP沒有碩士學歷很難找到適合的工作這段;說到INTP就會提到我比較抽象、比較形而上,不喜歡跟大家一樣很表面的東西。然後心理師就接下去問我之前做的工作都不是適合的嗎?我回答我在那些工作學到的可能是別的東西,例如職場人際。而且進保險業主要原因是好奇保險業務員的生活,雖然跟我的形而上路線差很遠,但那段時間對於skl的同事我是敞開心的(相較於現在在所上各種心關起來,這是下次的issue),這次沒有用「我在重修國中沒修好的人際學分」這樣的term。相對於前面的抽象形而上,心理師很有興趣地問我在保險公司學到哪些很具體的說話方式,我剛開始靦腆很久,還真的想不出來,後來才想到區聚餐那次我們幾個新人跟長官自我介紹,我幫同梯的新人補充說明加深記憶:「以後吃總經理榮譽宴就會想到育榮」,就是業務單位很慣常用的那種諧音之類的語言遊戲加深印象的講話方式(嘉興加薪那段來不及想到)。心理師觀察到我講到這段回憶時的表情是很開朗的。

好像從我現在對於學生時代的反省談到我學生時代都在做什麼吧,就自然講到長久存在的obsession問題,都已經變成我的一部份了(嘆),還有心情不好都怎麼辦?有哪些朋友可以談心?他們會給你什麼回饋?我覺得有時候未必是要別人說什麼欸......不知道,可能就是同溫層取暖吧,心理師也這麼說XD還有轉換環境,原本只是在出去走走的範疇(包括playback),然後心理師就把我前面講到的暑期實習也理解在這個範疇,我覺得有道理。雖然到後來又在「當律師比較有社會地位」這個念頭裡面鬼打牆...還有找很多事情做變來變去又一直批判自己等等,所以下次晤談重點會放在釐清每一個選擇背後的動機之類的,希望能更肯定自己所做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咦針 的頭像
    咦針

    玻璃海

    咦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