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長義老師日本古代史補課教材之影片,原作是森鷗外(文學少女有吃過他的書!)
背景是9世紀的日本,貴族擁有廣大的莊院、領地,
其中又以右大臣的勢力最大,即使是代表中央最高政權的關白亦難以壓制。
本片片名《山椒大夫》即是右大臣的莊園的莊長。
主人公厨子王和安壽是平正氏的子女,
平正氏為官清廉,仁厚百姓,因而得罪右大臣被貶築紫,
臨別前囑其妻玉木將子女帶回娘家避難,
又將傳家的觀音像交付年約十歲的厨子王,囑曰:
「人若喪失了慈悲心就不是人了,
即使自己被逼迫,對人也要有同情心,
人與生俱來是平等的,幸福不該有差別的。」
由於盜賊橫行,並無旅館提供住宿,厨子王一行人原先要露宿荒野,*
後來被一個"好心的"老婆婆帶回家留宿,並告訴他們走山路危險會碰到人口販子,
因此建議他們搭船並為之張羅,沒想到老婆婆跟人口販子是一夥的,
於是厨子王和安壽就被賣到山椒大夫所管理的莊園,
那裏的奴隸遭受非常苛刻的對待,簡直把人當禽獸,嚴重無視人性尊嚴。
山椒大夫的兒子太郎看不慣其父作風,偷偷關心兄妹倆,
在太郎的建議下,厨子王化名六羽、安壽化名小忍,過著與其他奴隸無異的生活。
有一位名叫浪路的女性非常照顧小忍,卻因為小忍讓她想起自己的子女而忍不住逃跑,
逃跑被抓回來的下場就是要在額頭烙印,山椒原本叫太郎動手,太郎於心不忍,
便離開莊園,(好像是出家到國分寺吧?)
兩兄妹長大後性格開始出現分殊,六羽為求生存變得殘忍而小忍仍有一顆慈悲的心。
來自佐渡的新人唱著那邊遊女傳唱的歌:「思念安壽、思念厨子王」
使小忍得以知到母親的去向。
六羽受指示將年紀老邁無法工作的浪路帶出去
(棄屍荒野意味,電影裡說丟掉,我真的不忍這樣打)
小忍跟過去送她最後一程,不忍見其受日曬雨淋,欲為她搭草屋遮蔽*
六羽協助之,兩兄妹合力折下樹枝,回想起原本要露宿荒野那日也是這樣搭草屋的,
六羽良心發現提議逃跑,但兩個人逃跑容易被發現,
在小忍的堅持下,六羽帶著浪路逃到國分寺,小忍則留下來斷後(?)
浪路的同伴萱野知道後拿了繩子,(這裡老師停下來讓我們思考:要做什麼?給小忍上吊或誰綁誰?why?)
叫小忍把自己綁起來(在這之前,小忍也說了不可能從死人口中問出什麼)
然後小忍就逃出去*,被綁起來的萱野則非常有說服力的為追兵指了錯誤的方向。
六羽在太郎(?)的協助下,
帶著國分寺大法師(?)幫忙寫的申訴書到京城,越級向關白大人喊冤,
最後以平正氏嫡子*的身分出任其故職--丹後國國守,
新上任即頒布禁止買賣人口、廢止奴隸制度*的法令,抄了山椒大夫家。
然後就辭職了*,展開千里尋母的旅程。
最後結束在母子相認的場景。
---大致敘述完劇情以下片段式發表個人理解與感想之分隔線---
* 這裡的伏筆和隱喻埋得令人起雞皮疙瘩!!
兄妹倆去撿樹枝和茅草時,安壽有聽到母親呼喚他們回來的聲音,厨子王沒有,
還有點不耐的反駁,似預示了長大後兩人嚴謹遵行家風的程度差異;
幫浪路搭茅草屋時安壽也聽到了(雖然回憶重疊造成幻聽的可能性比較大)
但這次厨子王沒有反駁,或可理解為接受安壽的勸告重振家風;
一直到最後相認之前玉木還不斷呼喚著兄妹倆的名字,而這次厨子王終於聽到了。
* 小忍逃出去後有個從高處往下拍她漸漸隱沒在深林中的畫面,
最後是自沉於河中。
* 在關白府(?)喊冤時,隱姓埋名了那麼久,
總算能堂堂正正的說出「我是平正氏的嫡子厨子王」,
名字的力量頗令人動容,這是我個人感覺啦,
並不是說名門很了不起的意思,而是名字作為一種人格表徵的神聖感。
* 中華民國刑法296條及296-1條參照。
(同學你錯棚了)
* 雖然解放山椒大夫家的奴隸用意是很好啦,
可是頒布完詔令就走人不怕人亡政息嗎?
萬一他們換一個跟右大臣同一掛的國守來豈不是一點用都沒有?
這樣看來他最看重的還是和自己家人團聚,這本身並沒有太錯,
但推翻重構一個社會所需要對抗的舊勢力還是值得長期抗戰下去吧。
---大致敘述完比較有感覺的部分後簡短下個結論之分隔線---
統治者應該給人民一個自由平等的社會可以成家立業安居樂業。
----為求結論乾淨俐落所以必須跟後記分開之分隔線----
嗯我第一次打這麼完整的電影心得欸打了兩個多小時吧
過程中只有參考wiki 因為人名有點忘記
每個字都自己憑印象打的沒有拿別人的來貼也沒看一堆別人的影評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