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與惡心得 #無雷 #翻案慎入
..
人一開始總是透過具體的形象來認知、理解抽象的概念;傳播媒體就成為提供這些形象的管道,透過人物的塑造讓觀眾與之認同(identify) ,進而對於「善」、「惡」、「加害者」、「受害者」這些概念有個可資參照的圖像。

這部片的中心思想是「沒有人是局外人」,編劇/導演表示盡可能兼顧多方觀點,然而,以廣泛社會大眾(而非社論專家)為訴求的電視劇,「角色形象的鮮明塑造」和「中立客觀的多方視角」兩個要求,是否本質上就是矛盾的?

當觀眾喜歡某個角色,對其處境產生認同的同時,不免也會跟著該角色一起同仇敵愾;但是礙於整體敘事的集中性,無法充分開展所有的支線,而那些"衝突"浮現卻沒有開展的故事,是否又成為沒有面孔的標籤?本劇採取角色粉專互動的宣傳策略可能反而加劇這個現象:與之認同的「形象」愈鮮明,與之相對立的「他者」的面孔就愈模糊......

但人又真的很需要被同理,不爽時有朋友可以跟你同仇敵愾而不是講大道理…或許這就是公/私領域的區隔,或者說,前台/後台之間的差異吧,Isaac Berlin的public/private use o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咦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